据安塔拉通讯社(ANTARA)4月20日报道,亚非会议于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这是亚非国家首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与情况下举行的大型国际会议。会议核心成果《万隆宣言》强调了亚非国家的自决权以及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决心。在当前全球秩序不断演变的背景下,万隆会议精神更显重要,它鼓励全球南方国家推动更为紧密且具战略性的合作。
普拉博沃总统在近期的外交活动中,重申了印尼对“自由、积极、中立”外交政策原则的承诺。这一政策原则自印尼独立以来一直是外交战略基石。普拉博沃强调,印尼选择中立,不卷入任何军事联盟或集团,这体现了印尼人民的意愿。他引用了一句古老的亚洲哲学:“千个朋友嫌少,一个敌人嫌多。”,表明了印尼以对话解决分歧的外交立场。
普拉博沃提出了“睦邻友好”政策,强调相互尊重和互利合作,认为这是解决领土争端等国际问题的可行方式。印尼希望成为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之间的调解人和桥梁。这一政策在东盟内部也有体现,即通过对话而非冲突来解决问题。
普拉博沃总统的外交政策和行动,提升了印尼在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影响力。印尼在地理位置上远离中东地区,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国家,印尼在寻求和平解决中东地区的持续危机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普拉博沃的努力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印尼虽然不是超级大国,但在普拉博沃领导下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万隆会议精神在当前全球局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普拉博沃总统的外交政策和行动,体现了印尼对和平、中立和对话的坚定承诺。印尼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不仅限于作为一个贸易伙伴,而是具有影响力的调解者和桥梁,这为印尼与世界大国建立更稳固关系提供了可能性。(编译:罗莹 初审:卢秋莉 责编:杨晓强 复审:陈丙先 终审:吴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