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10月28日报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其最新发布的半年宏观经济评估报告中指出,全球科技周期的持续上升以及金融状况的逐步缓解,将成为支撑新加坡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新加坡今年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此前预测的2%至3%的上限区间,而2025年的经济增速也将保持在相似水平。预计未来两年新加坡的GDP增长将受到贸易相关行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的支撑。
报告称,全球贸易的前景依旧“总体乐观”,预计科技周期的复苏将从人工智能(AI)相关的基础设施扩展至消费设备领域。随着企业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力度,人工智能的广泛普及有助于信息和通信行业。全球货币政策的宽松态势也将持续为金融部门的增长提供支持。在国际投资者对亚洲市场兴趣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基金经理们看到管理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
新加坡经济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果断反弹”,贸工部预估增长率为4.1%。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指出,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在7月至9月期间,约60%的行业实现了平均或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从全年来看,新加坡经济的好转主要得益于外部行业的转变,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制造业的广泛复苏。金融领域交易活动的增加和中国游客的回归为新加坡经济的强劲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第三季度,新加坡所有制造业集群的产出均实现了增长,其中电子制造业的产出增长尤为显著,同比增幅高达15.4%。此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连续10个季度的收缩之后,也迎来了8.8%的增长。在金融领域,市场波动性增强,交易活动也随之增加。在旅游相关行业收益于每月平均旅游人数的增加。中国游客人数增长了56%,约占入境游客增量的三分之二。7月至8月期间酒店入住率有所提高,部分原因是中国游客的入住时间延长。
金融管理局表示:“尽管2024年的经济前景基本确定,但若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紧张局势急剧升级,或者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明年的增长可能面临下行风险。”报告指出,美国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和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可能成为影响新加坡经济前景的潜在风险因素。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周期复苏的持续性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这可能对总需求状况产生敏感影响。
金融管理局预测,不包括住宿和私人交通的核心通胀率在今年将达到大约2%,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然而,由于季节性需求的影响,预计通货膨胀率在年末三个月内可能会有所上升。尽管可能出现波动,但下降趋势预计将持续。调整后的公共医疗补贴政策将有助于缓解基本服务领域的通胀压力,原油价格也低于去年。在短期内,通胀预计将保持受控状态,主要商品生产经济体的通胀状况仍然疲弱。随着全球旅游业供需的完全正常化,与假期支出相关的服务通胀预计将会缓解。随着商品和服务税上调的影响消退,预计2025年核心通胀率和总体通胀率平均将达到1.5%至2.5%。然而,如果全球经济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出现大幅下滑,则可能引发价格“突然和普遍的疲软”,国内通胀率将大幅低于预期。(编译:陈珂 初审:卢秋莉 责编:杨静林 复审:陈丙先 终审:覃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