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广西民族大学区域国别学科与研究理论探索与实践”圆桌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校区东盟楼1号楼503会议室成功举办。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罗林教授与会并作指导。广西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陈媛、人事处处长周丽华、法学院党委书记蒋慧分别主持。

罗林指出,广西民族大学在面向东盟的区域国别学学科探索方面有着超过60余年的历史,发展并形成了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科学技术史与民族学等优势依托学科,探索出“东盟国家非通用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面向东盟的专业学科群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认为,这些成绩是广西民族大学在区域国别学为纲的新时期继续推动学科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他希望广西民族大学在区域国别学学科规范化建设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国家和广西地方面向东盟的战略需求视为学科发展的根本逻辑,持续打破既有传统学科思维,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务实的态度,按照跨学科、学科交叉的路径将东盟专业群学科群的建设提升到更高水平。他期待广西民族大学在推动区域国别学迈向高质量、体系化发展和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次研讨会分设三个单元,分别是广西民族大学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探索、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及广西民族大学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探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王柏中教授、文学院党委书记陆晓芹教授、法学院党委书记蒋慧教授、经济学院院长胡超教授、教务处副处长王喜娟教授、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大伟教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韩周敬副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贵集博士及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岑雨洋老师就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探索作了主题发言,他们分别探讨了区域国别学与人类学、民族学、文学、法学、历史学、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比较教育学、比较政治学、科学技术史在广西民族大学区域国别学历史探索及其取得的成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安东程博士、东盟学院潘艳勤副教授分别以“从区域主义与区域国别学理论的建构”“从文莱到马来西亚:东南亚华人社会的田野工作与思考”为题,就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报告分享。广西民族大学人事处周丽华处长、东盟学院副院长葛红亮教授和中国—东盟法学院黎群副教授围绕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分别就东盟国家留学生在广西民族大学的跨文化教育、广西民族大学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体系和涉东盟国家法律人才培养进行了主题报告。